湖北大悟县彭店乡彭店村二组村民颜某,其儿子去世后,家庭顿时陷入困境。2021年5月,该乡及时将其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象,对其进行医疗、产业等有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颜其斌重拾生活信心。
2020年,大悟县摘掉戴了35年的贫困县“帽子”。大悟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找准突破口和实现路径,打好动态监测、驻村帮扶、产业发展、和美乡村“组合拳”,汇聚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守底线,织密“保障网”
夏店镇黄桥村曹超因病家庭困难,其姐姐通过手机扫描“防返贫监测自主申报平台”二维码,为其申报“监测对象”,得到政策帮扶,实现群众有困难“一码申报”。
大悟县创新工作举措,畅通申报渠道。2022年,大悟县被列为湖北省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试点县,通过强化部门预警数据对接与共享,县乡村振兴局、医保、教育、住建、民政、水利等16个部门,明确类别、标准、帮扶措施、政策清单,联合开发“防返贫监测自主申报平台”APP,农户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实现“一码申报”,掌上申报,为全省推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标准化流程提供“大悟经验”。
健全工作机制,筑牢返贫监测“防火墙”。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农户,16个部门采取线上线下比对相结合,共推送预警信息7001条,核实上报预警监测数据318条,通过部门预警纳入监测对象41户139人,39户55人被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筑牢返贫监测“防火墙”,汇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县农业农村局驻三里城镇汪畈村工作队,2017年以来,帮扶该村兴办养猪场,壮大集体经济,兴建桥梁1座,修通村湾公路2.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8盏,改厕132户,新建公厕3座,购置流动垃圾箱6个,极大地改善了该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美丽乡村蓝图正在汪畈徐徐展开。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五级帮扶”,调优派强驻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选派各类工作队229支,统筹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共6430人,帮扶全县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定期开展入户结对帮扶活动,宣传落实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巩固脱贫成果。
大悟把脱贫人口稳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重点,通过线上线下促就业,搭建平台拓岗位,多措并举增收入,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推动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
“我将在岗位上认真工作,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宣化店镇程圣伟激动地说。6月初,县劳动就业局推荐安排他在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生产部技术员一职,每月基本工资4000多,包吃包住,工厂、宿舍环境都比较好。
打通就业增收“最后一公里”,端稳脱贫人口“饭碗”。劳务经纪人覆盖252个村,通过开展“送岗上门”、线上线下招聘会,为7900余名脱贫人口找岗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76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补贴239.75万元,稳定岗位5260个,实现新增就业1020人。从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选聘公益性岗位5697个,公岗补贴资金5127.3万元,126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脱贫人口1638人就业,带贫率达到45.4%。端稳全县4.6万脱贫人口“饭碗”。
强产业,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大悟县三里城镇望山村中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钟修平,在稻田里面养鸭子,不打药、不施化学肥料,种出纯生态无污染的“稻鸭香米”。销售方面,合作社通过“扶贫832”、淘宝等网上销售,每市斤米卖到19元,畅销全国。2021年,望山村“稻鸭香米”获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钟修平的合作社带动周边大新、东新、三里城3个乡镇500户农户、14户脱贫户种稻鸭香米,解决60多个在家劳动力就业,户均年收入超2万余元。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大悟县把发展产业作为稳脱贫、防返贫的根本之策,统筹整合资金1.49亿元,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以企业带动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行动。建成万亩银杏基地、万亩油茶基地、万亩果木基地,产业基地超20万亩,辐射带动悟道茶、悟达农林、悦尔牡丹等企业投资8亿元发展特色产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
芳畈镇白果树湾村发展旅游业、种植养殖产业、民宿餐饮业、光伏新能源产业、电商服务产业等。建设旅游服务中心1处,增设新四军服装租赁、单车骑行、导游服务等项目;发展龙虾、茶树菇、冬桃、猕猴桃、红薯等种植养殖产品;成立绿茶专业合作社3家,改良茶叶品种300亩,建立制茶中心5处;农家乐4家;今年增加游客6万余人次,通过红色旅游经济,当地群众发展农家乐、民宿、土特产销售增收260余万元,每户增收10000余元,村民幸福感大幅提升。
大悟强化政策支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补齐技术、营销等短板。发展绿茶、油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打造以东新、三里、新城为主的油茶产业带,以悟道茶、半兵卫等企业为龙头打造“红绿抹”茶产业链,做大做强“大悟茶”品牌。全县茶叶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茶叶1.12万吨,年产值22亿,受益村达100余个,带动群众年增收3000元以上。以湖北人人爱油脂有限公司为龙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18万亩,产值20亿元。产业促就业,让脱贫群众腰包鼓起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促振兴,开启“幸福密码”
“环境越来越好,住着越来越舒心!”谈起现在的新生活,彭店乡罗田村6组蔡红梅喜笑颜开,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11月,罗田村抢抓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开展以“生态优、村庄美”为主题的美丽村湾创建活动。该村采取政府指导、村级主导、群众参与的方式,筹集资金10余万元购买20个垃圾箱,对村民的房屋、庭院进行改造,让村民在“共同缔造”中拥有更多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
大悟围绕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统领,强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邻里间相互帮一把、路边垃圾随手一捡,就能换取需要的日用品,村湾环境变好了,我们还得到了实惠。”河口镇顺山村村民侯祖福用积分兑换商品高兴地说。
来到顺山村“爱心超市”,货架上洗衣粉、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明码标分。顺山村农户通过参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获得爱心积分,用积分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商品。
凝聚新乡贤力量,共同缔造和美乡村。大悟发挥好“新乡贤”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让群众从“配角”变“主角”,做好“同”字文章,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东新乡太平村邓双红等5名“新乡贤”带头捐资,发动群众筹资13.5万元,整修当家塘1口、美化改造乡村路1条、新建休闲广场1处、树立文化景观石1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县227名新乡贤积极投身和美乡村建设当中。
行进在大悟革命老区,这样的美丽故事,每一天都在续写着。
大悟围绕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突出规划引领、建管并举,坚持县城、乡镇、村居一体,补齐功能短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启乡村“幸福密码”。
全县投入2.34亿元乡村振兴资金,加大水利、交通、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着力打造三里城镇鄂北农旅特色小镇、大新镇特色农业小镇、东新乡生态农旅小镇,高标准创建54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白果树湾、严河、河西、刘院4个红色美丽村庄,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改造,成为红色旅游打卡地,更是大悟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一抹亮色,极大提升全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