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十大将军县之一,新城镇严河村、芳畈镇白果树湾村、宣化店镇河西村和吕王镇刘院村4个村先后被中组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试点建设以来,大悟紧紧围绕“红色引领、产业迭代、乡村蝶变、城镇更新、改革攻坚、美丽创建”等“六大工程”,通过建强红色阵地,激活红色资源,壮大绿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图画。
产业兴旺河西村 初夏的河西村,田间栈道,有机稻田生机盎然,古朴鄂北民居,路旁红色文化元素的灯箱、雕塑和村标,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采摘园种有无花果、圣女果、阳光玫瑰,一年四季有采摘。”河西村杨湾生态采摘园负责人乐景军说道。 河西村是中原军区政治部旧址所在地,当年中原军区部队突围的出发地,紧邻中原突围纪念馆。借助红色旅游热,乐景军流转40亩土地,创办采摘园,每天,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2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河西村吸引在外新乡贤回乡发展特色产业。以杨湾为中心,已建有520亩黄花菜基地,360亩桃李杏草莓百果园,260亩蔬菜基地,120亩吊瓜,100亩苗圃果木,20亩玫瑰花种植基地,70亩灵芝文化康养基地。 农旅融合。建设竹竿河沙滩游乐园,助农产品店,成立杨湾人民公司,杨湾民宿,在家门口开办豆腐坊、绣坊、香猪坊、手工茶坊、木匠坊等民俗“五大坊”,农旅产业蓬勃兴起。 做强红色旅游产业。开办红色茶餐厅、中原军区大食堂,开设红色旅行社,游客在河西村体验“走突围路、吃红军菜、采百果园、传革命志”沉浸式旅游。 生活富裕白果树湾 6月26日,记者走进白果树湾村,青瓦白墙,青山小河环绕,红廉公园人声鼎沸,白果树湾每天在变化,越变越美,越变越好。 抗日战争时期,白果树湾是中共鄂豫边区党委、行政公署和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依托白果树湾村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强基础、美环境、销产品,如今已是省级生态村、旅游名村。游客纷纷组团来到白果树湾,参观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及旧址群,感受那段红色岁月留下的革命印记。 “一天接待8个参观团,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27岁的红色宣讲员汪文雪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到家乡,她要把发生在白果树湾的革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如今,白果树湾已成为红色旅游、乡村度假、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每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游客买走村民的绿茶、油茶、板栗、茶树菇、小龙虾等特色农产品,旅游产业为村每年带来280万元收入,白果树湾村建成远近闻名的文明富裕示范村”,白果树湾村党支部书记汪金洲信心满满介绍道。 生态宜居刘院村 “村子环境变得美丽,每天晚上沿着红色文化长廊散散步,很开心。”61岁的村民黄世书高兴地说。 刘院村是“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将军的故乡。 刘院村坚持党建引领,村“两委”召开6次屋场院子会,广泛听取村民对美丽村庄建设的意见建议,开展“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打造生态宜居新刘院。 以刘家院子为中心,建成红色文化长廊1处,口袋公园1个,大型LED播放屏1个,文化宣传栏10组,主题路灯55盏,对刘华清陈列室、红色旧居进行维修。投入20万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修缮5处塘堰,园林绿化改造3550平方米。 刘院村连红串绿,路灯亮起来,农户房前屋后整洁干净,村庄道路四季常绿,环境令人赏心悦目,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一幅红色美丽幸福新刘院徐徐展开。 乡风文明严河村 严河村在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中,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靓。 建红色文化长廊、将军窑、臭豆腐坊、将军乐坊等红色设施,制作悬挂将军画像和展示牌,突出红色主题元素。 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投入100多万元修建文体广场、游客驿站、休闲廊亭等设施,绿化沿线公路,切实增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是打造乡村“里子”的关键一招。 严河村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卫生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连续5年开评选出20户“十星级文明户”、10户“文明家庭”,12名“最美好婆媳”、4名“最美新乡贤”,在光荣榜上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用身边好人好事感化教育村民,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村容村貌越变越好,村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大家生活得更加和谐快乐。”村支部书记徐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