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树湾位于大悟县芳畈镇东部,因村前有一棵大白果树而得名,是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所在地,是当时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地区的抗战指挥中心。
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五师旧址群主要分布在以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为中心方圆约5公里范围内的11个自然村,主要由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五师政治部、《七七报》社、印钞厂、造纸厂、毛巾厂等旧址组成。其中,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白果树湾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每年有近30万人来此缅怀革命先烈。
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
走进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任质斌等五师领导的雕像肃立眼前,馆内珍贵的历史图片、陈旧的革命遗物和泛黄的革命书籍,让人不断回想起那段历史。
资料照片:1944年,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在一起
1941年,新四军第五师组建完毕后,来到大悟山驻扎在依山傍水的滚子河、新屋畈,并将司令部设在白果树湾,鄂豫边区党委机关设在杨家塆,鄂豫边区行政公署设在南冲徐家塆,创建了以大悟山为中心的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在孤悬敌后的处境中,新四军第五师始终高举抗日大旗,顽强战斗,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抗日救国的中坚力量。其间顽军、日寇和国军反动派多次对大、小悟山根据地发起围剿、扫荡,都被英勇的新四军和人民群众突围、击溃和歼灭。
夜袭孝感城、激战侏儒山、粉碎日军“铁壁合围”战术……新四军第五师成立之后,在根据地内广泛地抗击了日本侵略军,共对日伪作战1260余次,击毙击伤俘虏日伪军4.3万余人。
从194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新四军第五师从建军初期的1.5万人发展壮大到拥有5万余人的正规军和30余万民兵的强大人民武装力量,建立了以大悟山为中心的9万多平方公里抗日民主根据地,实现了对日军在华重要据点武汉的战略包围,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